首页    教育教学    名师风采    【优秀教师风采】牛栏山一中先进教师事迹展播之先进教师代表(四)

【优秀教师风采】牛栏山一中先进教师事迹展播之先进教师代表(四)

编者按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牛栏山一中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带头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牛栏山一中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我校一批优秀教师代表,展现他们在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




在求真务实中践行自觉教育

穆卫国老师



一、不忘初心、以德立身、爱岗敬业

穆卫国老师于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2009年8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2008年、2015年,2018年四次被评为顺义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顺义区教育系统师德标兵;2019年被评为顺义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8年、2014年,两次被评为顺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先后四次被评为顺义区骨干教师;2017年被评为顺义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和北京市骨干教师;2020年被评为顺义区特级教师;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23年被评为顺义区化学学科带头人。


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示范引领

她是顺义区第一届高师班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对教师职业的喜爱与热情从未改变与懈怠。在她从教的二十六年生涯中,曾任班主任四年,教研组长十一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十一年。历经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的初高中四年一贯制、分层教学改革;在有针对性的“1+X”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自觉+教育”的教学理念下,她秉承着“立志、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在课堂中践行着 “为了学生的一切,唤醒学生的自觉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她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理念随着课程改革在不断更新,在探索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寻求教育的真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注重模型新应用,增强时间意识,限时训练从一而终,严纠错因追根深究,改错落实到位,梳理积累全面,规范表达亲力亲为,认真审题速抓关键自觉形成学习好习惯。

她始终在教学一线工作,曾多次承担市、区、校级研究课、展示课,参加过全国、市、区各类教学比赛。2016年《元素位构性认知模型教学设计》在北京市高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课例评选中获得北京市一等奖;2016年《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在全国基础教育化学学科优秀教学课例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并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2018年,《实验探究题的分析策略 (海淀二模试卷讲评)》在第十三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 教学案例荣获全国一等奖;2018年《争做自觉教育的践行者》在顺义教育杂志上发表;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导学案案例分析》在北京市首届“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荣获论文类市级一等奖。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 研究成果荣获论文类国家级二等奖;2022年《从配角到主角的高三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在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2021年《基于“证据推理”的综合探究实验复习》在北京市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市级二等奖。多次承担了区级研究课荣获一等奖;多次承担了高中化学学科区级教材辅导;多次被聘为顺义区化学学科兼职教研员;多次被聘为高一、高二、高三试题命题组成员。


三、潜心钻研、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她作为一线化学教研组长,在平凡的办公室里体现着自身的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她们的团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她们的口号是“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所有智慧、所有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 “精细化”的学期教学计划,高考题模拟题的双向细目分析;“程序化”教研任务驱动,完成高三一轮、二轮复习学案编辑;“制度化”的市、区、校教研活动, 分层教研精准施策;“人性化”的一生一案,针对性辅导高考成绩优异。她所带领的化学教研组有高度的教学责任心,优秀教学模式全组推广;有高度的学生责任心,积极进行学科课余时间利用,不计个人得失;有高度的学校责任心,全面配合教研组决定,承担每次的选修课任务;有高度的学科责任心,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年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受到多次表扬。


四、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薪火相传

在指导教师方面,倾囊相授,将牛中精神进行接力传承。2015年9月,被聘为“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新任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指导教师;2014、2016、2017、2021先后四次被聘为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见习指导教师;2021年被保定市人民政府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聘为导师;2021年,顺义区第六期名师工作室穆卫国骨干工作室成立。指导校内外多名教师的研究课、复习课、教材辅导等,荣获好评。

匠心育人  笃行不怠

孙枫老师

孙枫老师30年扎根牛山一中,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匠心精神”内化为个人的素养,作为长期任教重点班的数学教师、教研组长,孙老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力求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曾获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顺义区教育专家,顺义区第四期、第五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任教育部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特聘指导教师,义务教育“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北京市基教中心新课程项目指导教师,首都师范大学课外指导教师。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2018年评定为数学学科正高级教师。

 多年来,孙老师始终坚持对学生毫无保留的付出关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坚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根据年级的不同、班级层次的不同,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学法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心里疏导。帮他们树立信心、缓解压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从主观上从想学、愿意学,再到爱学数学。

在课改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践行到日常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孙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取得最大程度的实际获得。他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发展。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关注知识形成过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乐学、爱学中学会学习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

在孙老师任教的高中毕业班中,曾有两名学生获高考数学满分,有8届获区数学单科状元,平均分、高分段人数在区里都遥遥领先。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孙老师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中起示范引领作用。从不满足现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准。同时,孙老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曾在北京市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北京市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活动中上全市现场观摩课,并获第二届全国初中优秀课评比二等奖,第一届全国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北京市高中第一届数学评优课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同时孙老师还曾多次受教育部、市基教中心邀请,对参与新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课程、课标解读,教学指导答疑,教材辅导以及教学专题讲座。多年来,孙老师自己从没有放松学习和研究,曾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有两本个人专著出版。

除了自身发展,孙老师一直关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不断进步。作为教研组长,孙老师力求打造“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关注教研组每一位成员的发展。通过日常教研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带领他们备课、磨课、评课、搞科研,指导组内青年教师的各级各类研究课、评优课,在不懈的努力下,数学组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断进步,成果丰硕,多数都已经成为学校的主力,顺义区的骨干力量。

作为顺义区兼职教研员,孙老师长期坚持为全区各年级的教师作示范课、专题讲座或教材辅导,并孙老师连续6年主持了两届“孙枫名师工作室”。完成了两个区重点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均已正式出版。同时在主持工作室期间,孙老师积极为全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他们的快速成长保驾护航。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上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并指导他们在评优课、教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顺义区优秀青年教师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丛拥军老师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从拥军老师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秉承学校的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教学方针,认真履行“自觉+”教育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从老师始终爱岗敬业,严谨治教,努力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师德修养以及业务能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兢兢业业。


一、思想修养与师德修养

在思想修养方面,从老师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他时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努力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在师德修养方面,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严谨的教风感染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关怀学生。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他们的成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业务能力方面

在教学工作方面,从老师悉心钻研教学规律,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方法。深知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塑造。因此,从老师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识的领路人和人生方向的指路人,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在课堂教学方面,从老师能够根据“大容量,快节奏,勤反复”的原则,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切入,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入手,从学生的思维训练着眼。注重以旧带新,由点及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班级在大小考试中成绩都很优秀,平时年轻教师经常来他的班级听课,向他请教教学经验,从老师总是悉心指导,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与年轻教师分享。


三、团队协作与教研工作

作为英语备课组长,从老师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首先,他能够做好团结工作,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的教研组文化氛围。在他的带领下,英语组的老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由于英语组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大小考试中,备课组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较大的优势取得了领先;尤其是今年的听说口语考试,全校满分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

其次,从老师能够带领大家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学情,因材施教。他鼓励老师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题,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新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从老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英语竞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从老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力争使工作更上一层楼。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育的征途上,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供稿:学校各年级

编辑:孟庆龙

初审:各年级主任

复审:拜晓勇

终审:董一明

创建时间:2024-11-1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