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风采】牛栏山一中先进教师事迹展播之师德标兵(三)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牛栏山一中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带头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牛栏山一中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我校一批优秀教师代表,展现他们在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杨佳欢老师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我在毕业后毅然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多年以来,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体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爱岗敬业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2017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积极参加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课程,从编者的讲解中获取最权威的教学启发。每次备课时,我都会先研读、拆解课标,将课标“问题化”,进而带着问题研读教材。阅读教材时,我会站在学生的视角对教材进行分层,认真钻研教材中的各个辅助栏目,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且对重点知识做必要的拓展和补充。记得张天虹老师曾谦虚的说:“虽然我不能保证堂堂课都精彩,但一定能保证不会误人子弟。”我始终记得这句质朴的语言,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每一堂课,我深信只有将每一堂课认真备好才能不辜负学生的青春。

三、因材施教,关爱学生
牛栏山一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学校,所有同学都参加学校的晚自习。学生长时间在校,作为教师,就不仅要主动承担起课后辅导的责任,还需要在生活上、学习上全方位的关心、关爱学生,做学生必要的“心理后盾”。关于课后辅导,一方面我会把学生按照行政班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每天分批次来办公室进行小组辅导;另一方面,我会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成绩、兴趣等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辅导。对于主动来问题的同学,我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帮学生们排好顺序,逐一解答。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我也会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对他们进行梳理。高三期间,每一次的重要考试对学生都是一次智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为了避免学生们对分数过度焦虑,每次考完我都会要求所有同学都找我进行一对一的试卷分析。这样做既能实现对学生的单独辅导,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把不良情绪消解在萌芽之中。
四、带班育人,建设集体
班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同学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班主任,我热情的投身于班集体建设之中。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发现身边的偶像、心中的力量,开学之初我们班提出了“发现光、成为光、散发光”的班级理念。为了落实班级理念,实现“建成互相成就的阳光班级”的目标,我们班配套跟进了班级文化建设。为了实现有效的班级常规管理,开学之初师生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丰富的班级活动为同学们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对班级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作为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将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




一名高中班主任的坚守与奉献
李丽老师
在李老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言传身教”是李老师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作为寄宿制学校,李老师校每天早晨需要出早操,尽管家距离学校较远,但是李老师仍然坚持每天早晨6点出门,参与早操,从不缺席。李老师要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要做一个守时且有毅力的人。李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二、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李老师都尽自最大的努力去关怀他们。尤其是对学习上生活中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李老师从不大声训斥,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讲明道理,以真情去关爱他们、激励他们。十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李老师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与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成为了朋友,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三、尽职尽责,做好纽带
教师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作为班主任,李老师总是有意地向学生介绍课任老师的一些优点,以争取学生对课任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尊其师而信其教。同时李老师与课任老师密切配合,经常与课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对所任学科各方面的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容易与家长产生隔膜与冲突。李老师尽量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给学生以帮助和鼓励,向家长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家长出谋划策,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坚持每周召开班会,帮助学生调整状态。每两周给家长写一封信,每月召开一次线上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李老师会详细介绍班级的教育理念、工作计划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和班级的工作进展。
四、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面临这种教育新形势,李老师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用心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要有一桶水。在教育教学中,李老师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
李老师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教学中,李老师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今年语文教学任务非常重,李老师坚持每周一篇作文全批全改,仅这一项,批阅量就达到了一百多万字。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仅讲义就写了十八万字。在李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家校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家长们更加信任和支持班级工作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回首过去的工作经历,李老师不仅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尊重,也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去做、用爱去浇灌。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老师将继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远的未来。


供稿:学校各年级
编辑:孟庆龙
初审:各年级主任
复审:拜晓勇
终审:董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