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山一中到北大清华——牛中之星的成才之路 | 马天艺: 回视过往,扬帆起航
高中三年是人生旅途中一段重要的时光,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稚嫩的初中岁月和成熟的大学生活。在这个阶段,每一位学生不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在情感、意志、社交等多方面经历了成长与蜕变,同学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牛中之星是我校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在此会陆续发布“从牛山一中到北大清华——牛中之星的成才之路”与您分享牛中之星的成长成才之路。
学生姓名:马天艺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视过往
扬帆起航
我是马天艺,毕业于牛栏山一中高三17班。四年以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牛中创新班,开启高中的旅程;现在,我取得了686分的成绩,进入北大马院,回望过去,曾经的经历早已在生命中留下成长的痕迹。毕业以后扪心自问,从牛中的一点一滴中,从向着高考迈进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总结了什么,又是什么在这一路上发挥着作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绝不只有一个方面,而是有更多深远的内容。
过去和书本试卷打交道的日日夜夜中,我们对学习方法的理解逐渐加深,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便是效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求学路上,时间可谓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尤其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便是重中之重。提高专注程度与熟练程度,善于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打提前量,经常询问自己学到了什么,都是保持效率的良好方法;而在高一高二打牢基础、尽早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在此之后,“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便是自然而然。
而在外因方面,老师们的付出在求学之路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一节节课的详细呈现、一次次答疑的耐心解答,再到每一天晚自习的陪伴;一篇篇仔细批改的作文,一次次面批与答疑,仍旧历历在目,生动鲜活。这也正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此向老师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但也总有一些收获需要历经一些崎岖。有时一些知识点,在脑海中大致过一下,感到很熟悉,却在重要的考试中发现想不起来具体内容;一些题型看似滚瓜烂熟,却在一段时间缺乏练习后获得不尽人意的分数;也有时熬夜到很晚,最后头昏脑胀效率低下……通过反复测验才会认识到当下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问题、结果导向才能避免落入“自我感动”的行为。另外,平时的练习是很好的检测机会,一些看似是“粗心”的错误可能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乃至思维层面的问题;而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分析中,收获的不只是知识上的完备,更有复盘与调整能力的提升。
高中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人生正是起步时;高考已经过去,但学习与成长之路不会有终点。那些成绩、那些挫折、那些曾经挥洒过的汗水已成为过去式,那些知识也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被淡忘,但这段时间培养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心智水平、应对挫折的态度和永不言弃的精神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生锈暗淡。所有经历过的都会成为未来的底气,它们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精进自我、探索兴趣助力,使人更有胆量、有能力去突破、去挑战,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新领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怠寸功”。愿我们都能乘风破浪,步履不停,走好人生路。
供稿:马天艺同学
编辑:孟庆龙
初审:李冬梅
复审:王 安
终审:董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