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青春捍卫盛世中华

【国旗下讲话】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青春捍卫盛世中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创新22-1班的刘亚宁,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青春捍卫盛世中华》。

何为抗美援朝精神?

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举国之战”——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240万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战场环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深知这一去千里迢迢,却不愿脚下黄土画地为牢,为了祖国与人民、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往后世代长久的安稳,前仆后继,破釜沉舟,血洒朝鲜战场。

易禄亨就是志愿军的一员。他曾三次死里逃生,直面死亡的威胁,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1953年7月13日,轿岩山战斗打响,这是金城战役中极为关键的一战,无论从政治、军事、促进停战协议的签订、打击破坏和平的顽固分子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在这场战斗中,易禄亨的任务是带领全班12名战士炸掉敌人的5座暗堡。

可还没靠近暗堡,易禄亨的左脚小拇指就被炸飞了半截。“一开始是机枪手掩护我们前进,突然我们的机枪不响了,我回头一看,机枪被敌人打断了。”忍着剧痛,易禄亨继续前进,奋力将爆破筒塞进了敌人的机枪口。易禄亨回忆说:“拉出引爆绳,侧身一滚,我就失去了知觉。”这就是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醒来,易禄亨已经躺在医院里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班12个人和掩护我的机枪手都牺牲了。当时我们班年龄最大的是副班长,才23岁。”

在朝鲜,易禄亨还经历过两次死里逃生。第一次在行军途中,差点被大水冲跑。被救后,他却说:“只有这一次我感到了害怕,其他时候哪里有什么怕与不怕,战场上根本来不及想。”简单的一句话体现出了他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次是我在当警卫员的时候,为了救朝鲜老妈妈。”所在地被偷袭起火后,易禄亨冲进火场救出了朝鲜老妈妈和她的孙女,被烧得全身是血泡,昏迷过去。后来《朝鲜人民日报》在1952年12月6日将这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跨越国界的大爱以《烈火炼真钢》为题报道,称赞易禄亨是“中国好儿女”。

在这位“好儿女”的家书中,他曾想象战争胜利后的情景:“一定能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去,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面胜利。到时我回家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种地,过上好日子,还要帮助乡亲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新生活,要大家都富起来,把家乡建设好,有马路、有水库电站、有茶山果树、有牧场工厂、楼房、电灯、电话……”

而如今,这些都实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这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更要懂得只有祖国不断强大,才能不被欺凌的道理。

李大钊先生曾寄语青年人:“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百年传承,今日到你我,壮志在你我,强国有你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我们要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国家安全的捍卫者,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愿世人明眸澄澈,再无流离失所,愿每一寸家园,都在唱着盛世的欢歌。幸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言人:刘亚宁,创新22-1班班长,高一年级自管会成员。自信自强、乐观坚韧,努力拼搏,锐意进取。


供稿:李海红

编辑:孟庆龙

审核:董一明

创建时间:2024-01-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