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育之窗    德育活动    【转载】我和我的中学 |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

【转载】我和我的中学 |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


编者按:“我和我的中学(分为初中篇、高中篇)”专栏,力求集中呈现全国各地部分初中、高中名校。主要采用图文版的形式,或结合音频视频形式,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中学校名、校史、校门、校内著名风景、特色建筑、四季风景、优秀学科、教学良师、杰出校友、师生心声和祝福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介绍。立此栏目,初心无他,即因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等高等学府,大家耳熟能详;而数量众多的从事基础教育的名校名师,也应该展示其特有的光荣历史、辉煌成绩和青春记忆。在此,也寄望于全国各地师生踊跃赐稿支持(邮箱:bnulyng@163.com)。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


一 活动策划人 一



杨剑锋,男,安徽省枞阳县人,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2022级创新1+3实验1班班主任。本次写作由2022级创新班1班、2班同学和北京师范大学2021级文学院学生于悦同学(牛栏山一中2021届毕业生)完成,图片由牛栏山一中梁波老师提供,谨致谢忱。


学校风貌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简称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北京市重点中学(1963年,1978年),北京市首批 14 所示范性重点高中(2001年),全国文明校园,北京大学中文学科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校,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发端于牛栏山镇明代古刹元圣宫,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学园、家园、乐园、公园”为一体的学苑小镇式学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232 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占比 52%,博士(含博士后)8 人,正高级教师 10 人,特级教师 12人。从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高考成绩一直位于北京市前列。




踏入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孔子像。“不学礼,无以立。”这座雕像屹立在这里,正是时刻告诫着,我们进入这里不但是为学以广才,亦是为了学礼以立人。而学在于行,恰如“吾日三省吾身”,这与张华礼校长提出的“自觉+”理念正相符。作为一名学生,应当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做到自觉。


从每一栋建筑的名称出发,我们能看到有载物楼、志学楼、敏思楼、笃行楼、格致楼与游艺楼等等。以这样富有学习氛围气息的名称,能够时刻提醒学生们,我们正是要做到这样的品质,能够踏入这些建筑中,也应该做到这样的品质,这同时贯彻了学校的校训“立志、尚学、求实、创新”。倘若纵观每一栋楼的台阶,我们可望见由高一楼到高三楼,台阶的高度在上升,这同样意味着当学生们不断地成长,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越来越多,需要更加努力地奋斗,坚持奋斗,才能攀登到更高的地方,才能有更远、更清晰的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班  轩辕李喆


一 牛中精神 



七十余载流年似水,牛中送走了无数莘莘学子,校歌中青砖白瓦的“荒野古刹”早已变成了端庄磅礴的教学楼区。韶华不为少年留,兴许时光会带走如潮思绪,涂抹掉我们的青葱岁月,但牛中唯一不变的、留下的、传承的,便是那烙印在每一个牛中人内心深处的八字校训,同时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立志、尚学、求实、创新”。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牛中精神使我们认识到,人生之路道阻且长,要有明确的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方可长久坚持而非朝三暮四。


     尚学,顾名思义,崇尚学习。牛中精神告诉我们,人应该喜爱、注重学习。古之大儒读书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今社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我等更应读书尚学,修身养性,格物致知,造福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牛中精神让我们培养踏实肯干、求实创新的实干精神。古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今有“拼命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有坚持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更有将青春付出在各自岗位上的无私奉献者。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人不可独立于社会之外,我们收获于社会、成就于社会,更要贡献于社会、造福于社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回顾中国历史,牛中精神告诫我们,若欲进步,必先学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可见,创新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以我辈牛山人必将承前人之志,创时代之新。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筑万丈高楼,必先打好地基。我辈少年正处于对世界的认知阶段,牛中精神就是在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幸为牛中人,传承牛中魂。愿我等牛中学子不坠青云之志,永存赤子之心!


——1班 孙朝阳



一 古刹随想 


元圣宫



早上六点,天还未亮,在悠扬的起床铃声中,我开启了在牛栏山一中一天的学习生活。早读、上课、课间、作业,一天紧张的学习结束后,我时常会和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散步放松,而每当我路过元圣宫时,都会在此驻足流连。


元圣宫是是一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庙宇,原名“真武庙”,祀真武大帝。但真武又名玄武,而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名“玄烨”,所以顺义知县黄成章为避康熙名讳将其改名为“元圣宫”。


走近元圣宫,那里有一棵古槐长在前殿。夏天到时,满树的槐花白花花一片,沁人心脾。每当我身心疲惫时,来到这里走上一圈,甜淡的气息总能抚平我内心的疲惫,振作我的精神。它不是冰水的那种刺激,而是清风的那种清凉。往里走,来到大殿,大殿前后四层,前面立有木制牌楼,有石狮一对。殿宇绘有各式彩画。后殿尤为壮观,黄琉璃,绿剪边,金龙玺彩,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当年的辉煌。月台高大,有松柏成荫。天气炎热时,我喜欢来这里避暑。在松柏槐树的树荫下,享受着微风的吹拂,一天所有的不愉快仿佛都消失不见,忘记了烦恼,一天的学习压力也得到了释放,希望时间可以就此定格,就这样永远地待下去。


以前的元圣宫曾一度是牛栏山一中的校舍用地,而现在是作为文物被单独地保护起来。牛栏山一中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的重点高中,每年都向各大高校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同时,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元圣宫这古朴的建筑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相互融合,为牛栏山一中增加了一种古朴的美。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彷佛在现代和历史中来回穿梭。


元圣宫,以及殿前的古树就像是一个默默无语的老人,无论外界怎样的变化,始终守在一旁聆听和观望。斑驳的阳光下,皎洁的月光下,它好像在提醒我们的初心,提醒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创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


——2班  宋子路




元圣宫,是每一个牛中学子引以为傲的地方,它不同于其他学校所宣传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或是现代化教学方式,它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无论外界怎样变化,始终默默注视着。在斑驳的阳光下,在皎洁的月光下,提醒着少年们,不负青春。


那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小院子,四周小桥流水,与教学楼隔着马路相望,是一个脱离于紧张的学习生活的小世界。


一天下午从图书馆出来,走进那寂静的大门,学校里的嘈杂声似有似无,广播里悠扬的歌曲从远方传来,几只野猫跳上房梁,警惕地四处张望,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肩头上,感到无尽的惬意。信步走在斑驳沧桑的石砖上,想象着建校之初这里就是唯一的课堂,如今这里却寂寥无人,略显凄凉,心中不免掠过一丝伤感。走出大门,看见伫立在门口的孔像,想着他又在这里目睹了多少学子挥洒青春,又目睹了多少年少懵懂和少年意气,而最后又在高三的时候洒泪离别,不禁哑然失笑。展望未来的三年,这或许是我青春的最后三年,抑或是我拼搏人生的起点,待到2026毕业之时再来看这元圣宫,不知心中又会作何感想。抬头又望见了那落下的绝美残阳,心中不禁掠过一阵悸动,还没有失去,我就已经开始珍惜这青春年华。这一年或许是我最快乐的一年,高中的课程还没有如狼似虎地袭来,中考的重担也在命运的安排之下离我们远去。那么,享受这美好时光吧,不要为将来的自己留下遗憾。


——2班 顾子丹


一 校园四季 


春去秋来,四季更迭

既有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盎然春意



又有夏日古树的苍劲葱茏



秋日里枫林尽染,梧桐叶落



冬日里雪落古寺,显得愈是宁静肃穆



——2班  李宇萌



时间的参照物是什么?是由春天吐绿的嫩芽到到冬天枯萎的树枝,是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是阴晴圆缺轮回的月吧,还是由日出到日落的周而复始......


或许是我学识太浅薄实在不懂该如何将校园的美丽说得动人,所以一提到牛山一中的校园,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词只有“漂亮”。这两个字简单,却是我对牛山景色最直观的感受。


前几天自习课比较多,课外活动的时间便和朋友逛了校园。以前出了宿舍我们总是右拐去走大道,但这一次我们径直向前走,去走最左边的那条挨着静谧小村落的路。这条路我记得只有在军训的时候才走过几次,于是那天再一次走这条路便有很强的新鲜感。这条小路比以前走的大道要安静许多,走在路上欣赏着路旁的小村庄,格外放松。不知走了多久,好朋友突然叫我看小亭子——只见一颗红红的太阳挂在小亭子的上方,橘色的阳光洒在小亭子上,照在周边的树林里,太阳、亭子、树林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卷。我们兴奋地去找其他朋友一起欣赏这美景,回来时却发现太阳已经不在亭子顶部而是被它挡住了,刚刚的美景转瞬即逝,我们无福再欣赏了。


我终于意识到,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流逝了。一种莫大的空虚感涌了上来,我瞬间知道了时间的参照物是什么,就是那渐渐落山的太阳和不断长大的我。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周而复始总是如此,而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时光不能倒流,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浪费。


——2班 门佳辰


一 校园古树 


古树


参天之树,树影斑驳,落下几片不过几分默默。化入泥土,又滋养万物,或许人们只顾抬眸,注意的只是新生的耀眼,却不见其下黯淡的岁月。至此,大抵是懂了。元圣宫的树木为何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牛中学子都能至此找到共鸣,古树,也值翠绿。黯淡之后,足光辉。愿将自己作为其一树木,亮出最上层的新叶,因为知道自己在前做了多足准备。


——1班 尹紫伊



明时的勃勃生机,阴时的沉重肃穆,雨后的空明澄净,则彰显了它的姿态万千,活力无穷。左图的阳光穿透茂密枝叶,恰体现了果毅亲王允礼于清康熙十七年来此处的题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元圣宫墙栖双凤,玄颈翠羽貌悠然。”元圣宫内殿前的两株古树,如同两只悠然自得的凤凰,拖着巨大的翠羽漫步在草坪上。据统计,顺义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古树名木却并不多。唯一一处古树群,正位于牛栏山一中内,共计21株。元圣宫内13株(含一级古树4株),教学楼后8株。


树影婆娑,又晃过了几代学子,桂花轻落,又成就了许多辉煌。闲暇时光,我总喜欢来到古庙中散一会儿步,这里远离喧闹,斑驳的砖瓦墙脊,幽美的彩画纹路,总能让我的内心恢复清明纯净。


——2班 李宇萌


一 孔子雕像 



孔子像后激情演讲,元圣宫内书声琅琅,在牛栏山一中的日子永远伴着光。


牛栏山一中大抵是个神圣的家园。还未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目视前方,作揖而立的孔子像,儒雅之气漫卷校园内外,似是保护牛中学子的一道屏障,有似是彰显历代学子为之所奔赴的理想,眼含笑意,似督促,也似期许。


每次大考临近,总有些学子会在学习之余来到孔子像附近,瞻仰其眼波中的欣慰之意,感受其身旁独特的一份安逸与静谧。神奇般的,任何怀祈福之意,渴盼金榜题名的人,一旦靠近,便再无所谓其他目的,只是驻足。大抵在孔子两侧,静思人生琐碎,亦或捧书而读,已然是件幸事。


孔子像的吸引,不止因其伟岸,更因其可洗涤心灵,只是伫立在此,便可授为学之道。


牛栏山一中确是个神圣的家园吧。曾经每位牛中人所为之骄傲的元圣宫,已然成为璀璨校史的见证。我不信有任何一位热爱牛中的学子未曾于课余的落日时分,感受元圣宫的美好。


行殿林荫道

堕入徂辉怀

天际拂颐面

醉余霞消殆


——1班 尹紫伊


一 夕阳美景 





夕阳,散落在校园中,与同学漫步,军训时悠闲,随处拍拍,拍下匆匆走过无数遍的校园,拍下自己的脚步。


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停驻下来,望着......


牛山一中的落日余晖别样的好看,好似走进世外桃源。夕阳映衬着一大片一大片淡蓝的云朵儿,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轻盈的薄纱。我惊叹这。谁不喜欢他的美呢?每次的步履匆匆从操场路过,使自己错过了这绚丽的黄昏美景。奔跑的迅速撞破了夕阳,碎片不满整个道路,我顺着碎片的方向跑去,在金光收拢的地方,伴随着光消失的,进入教学楼。


可以准确的说,无论什么时候,看到此景,都会慢下脚步,不是惊叹着。牛中的落日余晖值得一喜。柿子树上零星点缀的果子被打上了光,一旁的银杏树在清风中摆动。篮球场上的人群吵出了热闹与快乐,教室里被余晖笼罩的学生,奋笔疾书。这可能正是牛山课外活动的真实样子,同学们互相不打扰,但又融合在整个校园之中。


而惊喜悄然而至,突然想起的音乐足以让人欣喜,这时候,无论放什么都好,都让人感到快活。悦耳的音乐中夹杂着打闹声,瞬间变得浪漫且自由。回到教室,整理课本的声音和交谈声桌椅推拉声混合一起,交织着独有特的协奏曲。


光影的陪伴和声音的催眠,使我在牛山一中更加放松,有着轻松的在校生活,牛山一中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独属于自己,可以自由分配,残余的光让我们有了方向,不断奔向有光的地方,那象征着成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


——2班 王籽琪



最爱黄昏,而牛山的晚霞更加喜出望外。


喜欢牛山夕阳笼罩下的食堂,桌椅本是冷色规规矩矩而无生气,夕阳却赋予了它一份独有的温暖,使其散发出温和的光辉,更能疗愈一整天的焦虑和烦恼,让我心里盛满快乐和满足。



也爱黑夜到来前,落日下的园林和小亭。


抬起头,还能看到金黄的太阳,透过亭檐照来的金光,被树叶筛碎了,轻轻细细的洒在木桥边,洒在回宿舍的路上。



还有教室里捕捉稍晚的余晖,最遗憾的便是没有拍到落进教学楼前一秒的落日。


最爱黄昏,牛中的晚霞温柔轻抚着校园里的万事万物,在我属于这里的记忆中添上了一抹沉静,温暖的金黄余晖。


——2班 李梦瑜


一 校园随感 





学校里居然有猫。


第一次看到学校里的猫是在军训午休回宿舍的路上。一只橘猫,一只黑猫,一只狸花,一只三花,两纯两花,惬意的卧在台阶下面晒太阳。个个都被喂的肥肥的。温柔的,任来往的同学们随意抚摸;有点脾气的,傲娇的坐着,舔着爪子给自己洗脸,稍带警惕的看着大家。


我们给他们起了"老大"(狸花)"大橘"(橘猫)"三花"(三花猫)等亲切又贴切的名字。


它们也是很馋的。即使每天中午都有阿姨来给他们喂猫粮,即使早就肥成一坨,却还在你手中拿着吃的的时候,垂涎欲滴的看着。我专门买过猫条来喂,他们吃的好香。


撸猫,是我们学校里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更是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式。


羡慕学校的猫,每天慵懒而惬意,自由而无忧。


经常开着玩笑说"我也想当学校里的猫"。


猫与晴空,是岁月静好的最好诠释。



学校里有好多鸟,而我邂逅过的,有灰喜鹊和鸽子。


与鸽子的邂逅,是最近一次课后活动时间。冬末春初,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于是我便想着带着书去校园里看。

我选择了一棵树下的木凳,翻开书看时,头顶一直有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抬头看去,一只灰鸽子停在树梢的最顶端,咕咕咕咕叫个不停。


朋友很惊讶,"鸽子的叫声原来这么大。"于是她就学起来。咕咕咕咕,学的好像,惟妙惟肖。


快要上课时,我们回去,鸽子还在那咕咕咕咕。


没几天后,我们又遇到了喜鹊。


特别幸运,一天午休的时候,两只灰喜鹊光临了我们宿舍的窗口。它们个头很大,在窗口喳喳喳的叫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喜鹊,全宿舍的人扭头看去,五双人眼对上两双喜鹊眼,朋友说这叫"十四目相对",喜鹊飞走了。


喜鹊报喜。


——2班 李梦瑜




大家都太可爱了,哈哈哈哈。


各科老师更是可亲可敬。


一次,和化学老师(罗萍丽老师)聊天说化学难,学不懂,老师既没有批评,也没有像书里写的那样语重心长的讲道理,而是和我们聊起天来,聊起她讲课的目的,聊起我们遇到的问题,帮着我们一起寻求解决方法。


老师会把我们当成平等朋友,没有刻板的教导和斥责,我们会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说笑,亦师亦友。


一次,画板报时需要宽胶带,我们跑进办公室找班主任(张玺老师)借,班主任没有,各科老师便开始翻找他们有没有符合我们的需求的胶带。最后数学老师(许成文老师)从他的抽屉里翻出一卷宽胶带递给了我们。朋友说,老师的柜子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什么都有。


老师会注意我们的需求和困难,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次,我们在画板报前找老师问问题,本来正在问的同学,立刻先让老师给我们讲,以免耽误画板报的时间,老师笑着夸她,说她情商真高,一旁的老师也笑着附和着。


老师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闪光点,认真鼓励,带着我们一同前行。


感恩同学,未来四年也要一起努力向前走。


感恩老师,润物细无声,蜡炬成灰泪始干。


——2班 李梦瑜




晴天是各处如一的,无非于蓝天,白云,阳光和微风下摆动的树枝。但如此普通的晴天,放在牛山一中,却能给我带来无限欣喜和愉悦。


尤其是考完试的时候,走出考场去吃饭,出门发现万里晴空,阳光普照。同学们走着,一边抱怨着考试的题有多难,一边发出在操场上玩的渴望和下午还有考试的叹息。于是,考完试第一节体育课若是遇上晴天,大家必会雀跃开心不已,享受并珍惜着这不可多得的幸福。


不过,比起晴天,我更喜欢牛中的雨。


8月,军训的第一天便遇上了一场小雨。对于军训来说,这是个妨碍训练的坏天气,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中午吃完午饭后,我撑着伞,穿过小园林走回宿舍,路上看到亭边的水塘里,水面被淅沥的雨滴敲打着,水花溅起又落下,起伏不息,余波荡漾,同时伴着沙沙的树叶声和雨滴落在水里的滴答滴答,竟有些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只是缺了几杆翠竹罢了。


记得那天的雨,轻灵,安静,悠然,自成意境。


——2班 李梦瑜


参天之树,树影斑驳,落下几片不过几分默默。化入泥土,又滋养万物,或许人们只顾抬眸,注意的只是新生的耀眼,却不见其下黯淡的岁月。至此,大抵是懂了。元圣宫的树木为何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牛中学子都能至此找到共鸣,古树,也值翠绿。黯淡之后,足光辉。愿将自己作为其一树木,亮出最上层的新叶,因为知道自己在前做了多足准备。


——1班 尹紫伊





与它的初遇是与同学散步时,偶然瞥见三岔口的指路牌上“元圣宫”三个字。兴许是期待太大,走进却发现不过是个白灰砌的小院落,有一条小河环绕,颇有江南韵味,挺清雅古朴的。进去转了转只见破败,还误了时间,被老师批评了一番,便不再访问。


考试失利恰巧撞上小雨。也是偶然,心情抑郁时路过,便想去看一看。


走进去,雨水从宫殿檐角的脊兽滴下落到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耳畔即传来仿佛幽深空谷中转瞬即逝的铃声。雨滴聚起小小水洼,映出其飘渺倩影。明明是萧瑟初秋中的微雨,我却从有些褐黄的草间看见新绿,它被历史涤荡几百年,却每个砖缝都透露蓬勃生机。我从眼前的绿意中沦入深沉隽永的思古幽情,在浓云难抑的泪涟中,心浪难平。


自那以后,我便是它的常客。下午最后一堂下课铃声一响,便抄起《我与地坛》,逆行人群,直奔元圣宫。那几株苍郁的古槐巨柏密密匝匝的虬枝盘踞交叉,踏入其中,便觉到了隔绝尘寰的世外仙宫。随心踱步到某个石阶前坐下,或倚个红柱,翻开书页,白纸黑字浮现,是史铁生思绪沉淀出的丰盈世界。他在绝境中愤懑挣扎后对人生的思悟,对生与死的达观汇成一股清酒直贯入脑海,浸漫四肢百骸,便坠入沉溺于静谧凝重的思索冥想中。恋恋不舍离开时,醉人的青草香与泥土味已熏的我满襟酒气,便干脆小桥边跌坐,看镜一般的小河塘下潜游的锦鲤。微风携着枯黄斑驳的落叶静舞,轻点池水,是不幸跌落却亲吻水面的蝴蝶。



疫情袭来归家的两个月里,一直在盯着斑斓的电脑屏幕,心烦劳累。走出门见雪落在掌心,刹那间脑中便满是雪落在元圣宫的圣洁场景......


元圣宫是我内心纷乱时身栖的宁静居所,用它历史古悠的尘埃辟出片广袤澄澈的天地令其遨游,它是我的地坛。我在这灰白砌的小院落中款款的笑。


——1班 陈瑜



我的母校,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承载着荣耀与赞美,学弟学妹已然讲了很多。作为毕业近两年的学姐,回首在牛中的生活,我感悟到的,远比它那悠久的故事动人。


我试图努力回想起第一次来到牛中的印象,却总是模糊的,细细琢磨,大概是胆怯又彷徨的吧,来到了想去的学校,完成了既定的小目标,人生的路却突然间找不到方向了,再加上陌生的人和物,总是难以迅速融入的。至于什么时候融入的,也记不清了,是在早六晚十的作息中,还是雷打不动、令人闻风丧胆的课间操时间,还是中午下课冲到食堂买椒盐饼的加速跑中?归根结底,还要属牛中的那群人,总会微笑回应问好、精心备课的老师,不吝惜多给一点饭菜的食堂阿姨,无论早晚始终在岗的保安叔叔,生活因而有滋味起来,鲜活起来。


当然,高中不总是留给风花雪月的,更多是风霜刀剑、摸爬滚打。高考像是一座山,看不清终点,压得人透不过气,庆幸的是,我的周围是一群可爱真诚的朋友,失意时互相鼓舞,取得成就时互相欣赏,没有旁人说的你死我活,只有渗透到生活细微末节的感动与善意。即便有诸多不如意甚至在崩坏的边缘打转,她们总能把我托举起,抚平我内心中的褶皱,一起纯粹地共赴梦想。


最想说的是感谢,特别是对我的老师们,他们潜移默化地丰富着我的学识、眼界,影响着我的专业选择、志向。他们格外注重培养我们的时间观念,“抓”掐着点来到课室的学生;教导我们人要重脸面,要精益求精;重视作文的逻辑,文质彬彬才是好文章;做题要做好题,做到刀刃上;要肯下功夫,下狠功夫,人可以凭借踏实努力的品质取得成功……上课是门艺术,我的老师们将这艺术修炼得炉火纯青,有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时让大家陷入沉思,有时令人恍然大悟,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般。一天又一天,粉笔在黑板上留下印记,执笔者给黑板留下工整的黑板字,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高三的最后半年,有破茧成蝶的隐痛,也有欢欣澎湃的鼓励。成人礼上,我们在体育馆收到了学长学姐的高考祝福和家长的礼物;祭孔仪式上,我们仰望先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劝诫自我脚踏实地;在高考前一天坐在行政楼台阶上听老师们的嘱托;高考结束后为我们欢呼的喷泉与音乐……当离别真正来临时,想象中的洒脱与兴奋并未如期而至,一股淡淡的失落萦绕在心头,三年的故事在眼前展开着,绚烂着,留下的尽是美好。


现在,再提起牛中,它是我心中温暖而踏实的存在。想起每个伴着星辰的夜晚,和朋友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冷风直往袖子里钻却不怕,用阵阵絮叨捂暖自己;更喜欢食堂的夜宵,茄丁面、肉夹馍、鸡蛋汤,那是属于高三的十点半食堂专属回忆;还有偶尔蹭出来吓我一跳的猫咪团,满黑板的汉字英文数学符号……你见过十点半的牛中操场吗,星星很亮,灯火很亮,笑着的我们也在闪闪发光。纸短情长,愿学弟学妹珍惜时光,老师们工作顺利,牛中再创新辉煌,盼,山水终有再相逢。


——2021届毕业生于悦



往期链接
我和我的中学(高中篇)丨冷亚娟:四川大竹中学
我和我的中学(高中篇)丨刘珂秀、刘睿语: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我和我的中学(高中篇)丨萧天然:北京四中
我和我的中学(高中篇)丨陈滔儿: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顾   问 | 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 | 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 | 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 | 李明璇

初审 | 李炫志

终审 | 赵   新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

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部分微信文章图片出自网络,若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


转自:励耘南国公众号

编辑:孟庆龙

审核:董一明


创建时间:2023-03-2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