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学姐学长学法分享(五)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对于学习而言,就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指导中心继续推送2022届已毕业高三学长学姐对学习方法的经验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本期我们带来2022届高三18班陈品璋学长的分享,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类专业,他从语文、英语和化学三门课分享了他的经验。

1、《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
此书内容齐全,其中,词语、句子等部分建议仔细阅读。文化常识等部分泛读即可,重点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书“解题方法”部分过于粗糙,不建议阅读。
2、《六年高考·三年模拟》
此书答题术语总结齐全,但略显零散,建议整理总结,开阔作答思路,规范作答语言。附册(习题册)有今年的高考题和模拟题,建议全部完成。附册(知识册)有文言文常见实词和背诵篇目总结等知识,建议选择性地学习。其中,必背篇目应当熟练掌握。
3、《2023高三总复习指导》《2023高三总复习测试》(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究学院编)
《指导》偏重于知识讲解,同时有一定量练习题,可用于储备知识;《测试》偏重于习题演练,用于巩固相应知识。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古代诗歌意象(具体内容可参考课本和前文推荐书目)。
语感提升可参考以下书目:(高三同学只需1、2两条)
1、《古文观止》(中华书局/上海古籍/新华)文章质量甚高,建议文言语感较弱的同学优先读此书。语感较弱且时间较少的同学,可以只读这本书,熟读其中篇目,语感自然有所提升。
2、《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崇文书局)内容较为中规中规,适合快速熟悉诗词鉴赏思路。
3、《史记》《世说新语》写人记事类,阅读难度相对较低。
4、《四书章句集注》《庄子》《韩非子》说理类,对于不适应的同学难度可能较大。建议有一定基础后进行阅读。对于熟悉古人的论证模式有一定帮助。
5、其它书目,如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
(一)保证一定做题量
1、《六年高考·三年模拟》真题附册,全部做完!
2、《2023高三总复习指导》《2023高三总复习测试》(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究学院编。
3、《海淀名师伴你学 高考总复习指导》(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4、《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北京市 B版)》有一定外省市试题。
5、《一本 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100篇》全国卷风格,仅供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6、《高考必刷题 语文 现代文阅读》全国卷风格,仅供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二)学有余力,开阔视野
1、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征,可参考语文教材。
2、阅读文学名著、文学评论等。
(一)积累素材
1、学习强国平台。内容丰富而纯正,适合高中生学习。重点关注“人物”(提供人物素材)和“评论”(积累论证语言和论证思路)。
2、《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重点学习其语言和论证思路。
3、《且读且思》(白杏珏)本书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高端,并且有应用指导。
4、《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刘擎)有助于开阔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高度。
语文教材是个取之无尽的宝藏,但要求同学们有较高的化用能力。
(二)提高审题能力
1、作文课一定要认真听讲,重点关注老师如何讲解审题。
2、建议反复修改作文,每次修改完成后先自己优化,然后在语文老师指导下进行优化。
(三)一些“笨”办法
1、练习立意
先了解不同类型题目立意的常见方法,再对某个题目进行立意(即,写出中心论点)。与老师沟通,讨论该立意可行性以及优化方案,并做好记录(优化的过程)。
2、练习布局
整体布局:可先套用“六字连珠”等格式,然后在语文老师指导下逐步进行提高,如进行段间衔接训练等。
段内布局:可先套用“给论点-简单分析-举例/引用-反向思考-深度思考-给结论”等模式,然后在语文老师指导下逐步进行提高。(注:练习模式化作文有助于防止无法写完的情况发生)
3、练习论证
可先积累常见论证模式,用“填空”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逐步完善。

适用于:
1、高中3500词没有熟练掌握的同学;
2、不清楚英语语法且语感不强的同学;
3、做语篇感觉“不怎么能读懂”的同学;
4、作文困难、难以达到15分的同学;
5、听力口语还存在较大问题的同学。
建议:
1、词汇:熟悉高中3500词!音、形、义都要熟练掌握,不要留有漏洞!
可选书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这本书词汇很全,还有一些其它的有用的信息,最大的缺点是词汇没有中文释义。
《新东方高中英语词汇》词汇比较全而且有中文释义。类似的各种高中单词书也可以,便于初学者使用。
依据个人节奏记诵即可,但要注意:必须及时复习,否则可能前功尽弃。词汇最好能在语境里学习。
2、语法:掌握了这些词汇,可以进一步了解语法。
需要掌握的项在上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后文简称《标准》)中有提及(但没有具体解释!)可据此进行相关学习。当然,亦可找本不太难的语法讲义进行学习。
练习方式:刷语法填空/做语法书课后题/长难句成分划分与翻译(这个有助于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3、阅读:建议“精读+刷题”。
精读材料首推课本,其次推荐NCE2,3。优点是地道、规范,有助于初学者形成形成较好的英语语感。分析文章的思维脉络和语言运用,可以选择一些背下来。
刷题,选择让自己稍吃力但不过于费力的语篇,保证每周一定刷题量。
4、写作:了解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范式.先以“扣题+清晰”为目标训练。
5、听力口语:
一定要熟悉发音方式,打好基础很重要。
推荐哔哩哔哩平台up主“英语兔”,内有详细周到的英语发音教程,且免费。
还可以找本单词书,把音标盖上,逐个朗读,排查错误。如果对此感到困难,请求助英语老师。
适用于:
1、学完高中3500词,但未了解四级词汇的同学;
2、做C、D篇时常感觉吃力的同学;
3、作文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4、听力口语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建议:
(一)词汇
1、背诵四级词汇。这会使得你的阅读体验更加流畅。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背完六级词汇。语言学习,不要给自己设限。
2、找本固定搭配的书或者有关资料,背。熟词僻义可以从现在开始整理。当然,亦可找现成的资料,但缺点是不如自己逐个整理得全。
3、动词不规则变化参见必修三附录(IRREGULAR VERBS)和牛津词典附录(IRREGULAR VERBS)。后者更全,但可能用不到。
4、不规则复数(这个少)和词性转换(这个要熟悉)可以学习。
(二)阅读
阅读推荐“精读+泛读+刷题”模式。
1、精读材料仍推荐课本和NCE2,3,不要自以为熟练掌握。
2、泛读材料,推荐China Daily。优点是难度适宜,表达丰富,贴近生活。对于阅读和写作都有较大益处。认为China Daily难度不够,想挑战更难篇目的同学。推荐Nature官网上的短文(不是论文!),优点是科技感十足、有挑战性、与C、D篇风格相对较为接近。读完画张mind map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当然,其它外刊和英文著作也可根据个人需要选读。
3、刷题材料甚多,保证每周都能做两套题。
(三)写作
写作:切题、恰当、丰富、简练。
切题和恰当是应该着重考虑的。如何把内容写得恰当清晰?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反复思考打磨。时常练习写作保持手感。老师批过的作文要改。
《标准》中的“应用语境”其实为我们指出了可能考察的主题,可以分此为纲目进行有关表达的整理。
丰富:多用合适的连接语,多尝试不同的语法结构,思考如何把词用精(注意,不要偏难怪!)。你的文章要流畅自然
简练:这个可能是最难的要求。不但要贴切而全面,而且要简洁。这个同学们在反复删改中慢慢体会。(因此要多找老师请教)
(四)听力和口语
此时应当注重重音、节奏、语调等细微之处。对有关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英剧、美剧、英文歌曲、广播加入到你们的娱乐方式。可以先挑战英文字幕版,再挑战无字幕版。
老师布置的听说作业认真对待。读过的短文建议回放审视朗读效果。
适用于:更高水平的同学。
继续按照你目前最舒适的学习节奏学习。
请尝试在阅读和写作中放弃“非语言←→汉语←→英语”的模式。直接用英语传达你想表达的意思。对大部分人而言,这需要长期的输入和坚持。
不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精确的“一一对应”。慢慢体会英语与汉语诸多微妙差异。试着习惯英语自身的思路。
举例来说,记诵更高级的单词的汉语含义可能使你阅读许多文章畅通无阻,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你能熟练掌握它们。高级的、抽象的词汇有时只能放在英语语境中理解。
各种外刊、英文名著仍然是提升自身英语水平的“宝藏”。

1、《高中化学知识清单》(曲一线)
十分详细,建议花时间仔细阅读,查漏补缺。
2、化学课本
每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反应?它们的现象和方程式是什么?涉及到什么思想?(例如:氧化还原、平衡移动……)
正文是否仔细阅读?注解和补充材料呢?不要遗失任何知识!
课后题不多,要记得做完。
3、近年高考题和模拟题,极为重要,建议全部做完。
北京化学高考难度相对较大,建议总结题目思路和考察内容(如平衡移动、氧化还原性变化)。
基本功要打好,比如氧化还原计算、方程式配平等,确定这些不会耽误时间。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北京版 B版)》做题,总结。
2、《高考必刷题 高中化学》全国卷风格,可用于开阔视野。部分计算极其复杂的题目可以直接舍弃。
供稿:学习指导中心
编辑:孟庆龙
审核:董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