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70周年口述校史系列采访 ——夏芸老师
在燕山南麓的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古代庙宇,这座清幽古刹历经元明清三世风雨,迄今已于数百年名为元圣宫,因其年代久远而有格局有致,保存大体完整,故而元圣宫被列入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之中,这里的山门古柏,庙宇碑林,依稀可辨当年的繁盛香火。这些斑驳的砖瓦椽棂,残留的古老器物也已成为时光的见证,元圣宫真正让他名声鹊起,进而影响远播海外的原因,却并非历史尘封之下的那些潜心静修,那些黄卷青灯,而是读书声,是灿灿阳光里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为古老注入了活力,为沉寂搅起了喧腾,也给古刹元圣宫赋予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70年前在这里诞生的第一缕读书声是与新中国建国的礼炮轰鸣接踵而至的,如今他变得既遥远又真切,既清晰又朦胧,从那时起,每个清晨每个黄昏,说不清,来来往往,聚聚散散,迎送过多少教书人,更说不清70年,花开花落,春华秋实,这里有多少孩子从懵懂初开到长大成人。 时光流逝带走了种种细节和过程,但在空白和遗憾之中,我们仍然不难想象,想象当年的课堂,想象当年的学生…… 今天我们通过口述校史的方式追忆牛栏山一中经历的70载光阴里的点点滴滴。从百年古刹到现代化的中学,每一步发展,每一次飞跃都融入了几代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也包含着耕耘者的无数艰辛。 口述是手段,历史是目的,本期的讲述者是夏芸老师,夏老师1978年至1981年在牛栏山一中读初中,1981年至1983年在牛栏山一中读高中,1985回到母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至今。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属性。
创建时间:2021-06-29
넶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