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只等闲-记拉练苦旅
序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要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才能让我们得到历练,让我们有能力展翅高飞。
万水千山只等闲
得知拉练的消息是在考试前,而为拉练做准备则是在考完试当天晚上。同学们都很激动,晚自习很多学生都在教室外画班旗,偶然看到他们从一堆颜料中抬起的笑脸,如沐春风。
闻
道很多学生第二天过了才安静地睡觉,他们彻夜的攀谈、对拉练的期盼与担忧,都可想而知。听很多高二的学长学姐说拉练很容易把脚磨出泡来,最好垫些软绵绵的
东西来减缓摩擦,想到也许有部分男生“饥不择食”地奔向超市,让人忍俊不禁。在出发前我们对拉练的认识是:拉练很累,但也不非常累。事实证明我们都把拉练
看得太简单了。
早
6:20,同学们在升旗广场集合,听校长致辞、同学代表致辞,校长授旗,分配教官带领各班。很多人对如此隆重的授旗仪式表示不理解,我们的意识中这次活只
不过是一次额外的“春游”罢了。终于走出校园了,一切的景物都显得十分新鲜,因为我们此次出行代表了一个年级,队伍从街头延伸到街尾,惹得很多村民驻足观
望,如同武陵人来到了桃花源般。
刚 开始的路上还是颇有情趣的。林荫大道在我们面前展开,人烟阡陌迤逦而来,如丝如涛的嫩柳绾着我们的目光,远处招展的桃花、繁光点缀的玉兰、璀璨的迎春花都 是我们的旅游,兼有昨夜疏雨浥湿路面的清芬,宛如一次从容的踏青之旅。校内的玉兰让笔者痴迷,而原野上的玉兰则更加清丽、纯净,玉兰在我眼中即是花中的小 姐,“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我们沿途还看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同学们就竞相给它们赋予自己身边的人的芳名,从他们的笑颜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哪方都是欣然 同意的(笑)。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我们的一条龙队伍过马路,若是只身一人我们可能会内敛礼让一些,但这次我们有一大帮的“弟兄”,就天不怕地不怕了,管你 什么香车宝马、卡车货车就眼巴巴地等着吧!
至
此,笔者认为这次拉练活动的意义在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生活的小惊喜”,当我们受够了循规蹈矩的校园生活、在考试的压力下几近崩溃边缘,来让我们的明眸
焕发光彩。最初并没有体会到鲜明的集体感,我们必须保持两人一排一路向前,不能随意进出,且队伍中前后不相联系,我们可以说是像石墨一样一个个连在一起,
但终究只是个体的组合。
走
了近两小时,很多人都开始解衣系在腰间,“薄汗春衫透”。就是在接近七彩蝶园的时候才觉疲惫之意。第一波的攻击往往是让我们猝不及防的,想象一下很多同学
“负箧曳屣”的艰难状,笔者也不由自主地伸出双臂搂向了身旁的小哥。坐在七彩蝶园外面,我们再也不想起身了。在两条腿的运动中胯部很容易酸痛,反复调整下
才艰难地坐下。幸有工作人员给大家提供矿泉水,我们的苦难是被人所关注的。当休憩了半个小时后,同学们继续上路。路在哪?路在脚下。这一段路在我们印象中
颇为悠长,也更加辛苦,同时也是同学们最活跃的时刻。身后的班级齐唱革命歌曲,而我们班则将主题放在了流行歌曲上。很有意思的是,炎炎烈日下,走在队伍最
前面的、举着班旗的一帮人高马大的男生,齐唱张信哲的苦情歌曲。“为赋新词强说愁”,年轻的潇洒与单纯可观之。路上我们找回了阔别已久的教官,他们甚至还
记得我们的名字,我们就像小鸟一样围着他们转。很欣喜地看到很多情感依然如初,但还是隐隐察觉人事变迁的必然,因为我们班很难再拉起红歌来,更不用提与别
的班对唱了,但无需费神想这类事。这段路上同学交流更加自然,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前进中相互关照,凝聚力更强了。
这
段路上笔者还见到很多老师,他们走在队伍靠近马路的一边,承担起照顾学生的重任。那老师着一身暗色的运动服,与在学校一样颇为成熟亲和;王安老师一袭黑衣
非常有活力,“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王老师亦如是;主任戴上了眼镜,曾在办公室举哑铃、俯卧撑的他身体素质在老师中出色,据说篮球水平也很高,应付这一段
路想必对他来说是很轻松的;但在众老师中,我们班的吴女神是颜值最高的,外表柔弱的她自称有一颗“汉子心”,走了很长的路还是面不改色,笑靥一如徐娘傅
粉,在队伍的最后一直支持着整个班级。相信很多同学都有所感触,班主任的随行给予我们莫大的鼓励,班主任一直是班级的核心,也许平时在他们的严厉管教中我
们不曾深切感受到,但当关键时刻到来他们是非常光辉的存在。
中午11:50到达特警学院,同学们已经不能再走了。我们瘫倒在操场上,接过同学领来的盒饭,如饕餮般大快朵颐。这饭的滋味儿确乎是不同寻常的,劳累的影响就是让你懂得珍惜,我想这也是此次拉练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虽然极不情愿,但我们不得不踏上返程之旅。
白 马路将是我们终身难忘的变态的长的公路。刚开始的路程是最为煎熬的,你的脚板有种被分开的酸痛,膝关节由于无数次的弯曲而僵硬,双腿机械地和着双臂前后摆 动,每次抬腿都要精心筹划着落地轻些,如同踩在刀刃上。很多人的感受是仅仅下身酸痛,并不像跑中长跑一样喘不上来气,但已然够折磨人了。这时候当我们疼痛 难忍时,就研究出很多缓解疼痛的方法。譬如唱歌,若是走路一只疼得呻吟不止,倒不如放声唱出来,在激情的旋律中淡忘肉体的痛苦;又譬如小跑踏步,在快速移 动中疼痛不很鲜明;抑或捡起路边的粗枝用作拐杖,分担自身重量;抑或给父母打电话,但此刻有些女同学就在父母的殷切安慰中泫然泪下。整体上看,半途而废去 坐车的学生少之又少,同学们都坚持下来了。开车的人曾戏谑地说:“优待俘虏!”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坚决不做俘虏!这便是拉练考验我们的能力。
此刻我们共同体味劳累的感受,分担每个人的心思,传递温暖的能量,这才是最大程度上的凝聚力。因为不光一个集体要为共同的荣誉而欣喜若狂,更应该听到每一个人痛苦的呼声,痛苦比奖励更能让同学们团结在一起,这时我们才是密不可分的。
若
之前的路途我们还有知觉,那剩下的路我们纯粹是凭借“惯性”完成的。至此同学们大多过了痛苦的敏感期,腿部和足下开始麻木了,走路如踏在钢板上。同时在麻
木中,最后的路程似乎是不可完成的,让人有种看不到尽头的绝望。我们经过各种村落,望见相同的牛羊,夕阳映热我们的脸颊,在一种无意识中来到了马坡二小前
做最后的休整,以积蓄力量最后勃发。大概是5点左右,已经临学校很近了,我们不住地奢望下个路口就到,希望却又一次次地落空。沿途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家长
在车前翘首以盼自己的儿女,我们就在父母中找寻着,也暗暗期待自己的父母也在其中。这时候一种伤感和愤然的情绪飘然而至,班里有女生给父母打电话,眼圈红
红的,抱怨不止。想必这就是人的情感脆弱的部分,当你看不到希望还不觉得苦,渐渐靠近希望便愈加艰难,一切的心酸都涌上心头冲击着你的心。
这时候是最敬佩教官的时候了。一路上他们不喊苦累,在路口就冲上去挡住过往的车辆,还坚守在队伍的最边上。教官们无所畏惧地挺直腰身、高举红旗,挡在一个个庞大的货车前,目光如炬,以示自己守护的决心。
我们终究还是完成了!路过了水煮鱼飘香的饭店,穿过牛山镇的小窄街道,我们最终回到了学校。“这是我第一次不讨厌看到学校”,很多人这样感慨道。这时校门口的马路上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等候已久的家长们,他们形成一道坚实的防线为我们的归来而守护着。
踏 进了校园一路上的抱怨也就消散了,唯余自豪之情。“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列队在升旗广场上,以昂扬的精神面对校长、面对班主任、面对 家长时,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创造了拉练的最快返回记录,不辱“高一人”的使命!散场后同学们扑进了父母的怀中,准备享受等候已久的温情,这也是 拉练意义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永远是自己最坚实的力量。
“万水千山只等闲”,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拉练苦旅是艰苦卓绝的,不可否认走的路真的很长。但我们因为凝聚力才觉“等闲”,我们因为成功才觉“等闲”,我们因为收获颇丰而觉得无怨无悔。人生有了磨砺才更精彩,这才是这句诗的含义罢。
更多美文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