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生物学课程给大家提供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神秘有趣的生物课堂上,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知识,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养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牛山一中生物教研组将2020年11月-12月定为2020学年度生命科学月,并针对全校学生开展了基础知识展、生物学科特色海报展、教材实验操作展示、专家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做总结如下。
能力的提升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打底,为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展为本次活动拉开序幕。因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进度不同,根据活动前大组研讨会的结果,特意将试卷特色化,分为A、B两个组成部分:A卷为三个年级的公共部分,B卷为各年级教学进度的配套试题。三个年级的同学的热情高涨,千余人次参加,每个年级取前50名进行奖励。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物学科特色海报的绘制在培养和展示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还注重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三个年级设置的活动主题分别是:高一年级“细胞与诺贝尔奖”,高二年级“调节与健康”,高三年级“新冠与中心法则”。活动的形式为学生组队,合作完成。学生们踊跃参加,各显神通,制作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作品。三个年级前后一共收到150余份作品,参与设计的学生达600余人次。各年级学生在教学楼大厅开办海报作品展,之后经生物组老师讨论评选,各年级对前三十组进行了奖励。本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生物学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进而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命科学月活动中三个年级分别选择了“色素的分离与提取”、“质壁分离与复原”、“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等《课标》要求的重点实验操作作为实验展示内容,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独立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三个年级共有超200名学生参与其中。很多参与的同学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在书本上看到过很多实验操作知识,自己也感觉烂熟于心,但当操作起来时,感受到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要重视操作,抓住实验操作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本项活动的举办初衷是夯实素质教育、促进第二课堂发展、加强优生培养。针对高一、高二、高三学段特点和发展需求,分别聘请了北京市教研员乔文军老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西城区教研员毕诗秀老师。乔文军老师的课程主题为《生物科技发展动态及就业方向系列讲座》,高一同学纷纷表示自己在选科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方向有了很大的收获。张强弓研究员的课程主题为《通向世界之巅:珠峰科考历程和科学认识》,学生开阔眼界的同时,体会到科考的不易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毕诗秀老师讲座主题为《必修三一轮复习备考的具体策略指导》,毕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给高三师生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
经过本届“生命科学月”系列活动,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对生物学的现状和发展有了立体和科学的认识。高一的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高二的同学们对生物学相关重要概念和实验操作理解更加深刻,高三的同学们则是在一轮复习中又充了一次满电,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模块的复习当中。希望各个年级的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活动引燃的学习热情为新起点,在各自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新的进步!愿生物学成为同学们备战高考途中的默契战友、成长路上的精神伙伴,祝牛中学子们健康成长,立志成才,走向成功!
供稿:张全星 赵思爽
编辑:孟庆龙
审核:董一明